【閱讀筆記】平行世界愛情故事

【閱讀筆記】平行世界愛情故事

Goodreads:⭐️⭐️⭐️ 3.8星
Nico  評  星:⭐️⭐️⭐️ 3星

作者:東野圭吾
中文翻譯:王蘊潔
ISBN:9789573332534
博客來連結:按此跳轉


當推理小說作家遇上科技主題,大概就是這樣吧?
故事細節滿有趣的,整本小說基本上是兩個非常相似、但存在著某種『設定上不同』的細節再往前走。閱讀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是兩個平行世界的故事:兩個世界,只存在著一個差異,但卻走到非常不同的結果。

小說的組成方式就是一個章節是故事線A、接下來的是故事線B,故事線A、B描述的似乎是同一個時間點,卻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你剛好有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想要找一本壓力不大但主題有趣的書,可以考慮『平行世界愛情故事』


====以下有雷警告分界線====

感覺比起以往其他東野圭吾的作品,這本小說的主題內容似乎有一點超乎作者本身對科技技術的認知?主題很有趣,但對科技的描述非常少。以至於後來看到男二等同是自殺式的抹除自己記憶,還期待本來在智力輸男二的主角可以做出技術上的突破、讓男二恢復正常醒過來⋯⋯這不覺得太強人所難,而且不合理嗎?

女主角在故事線B上,一開始裝作從沒跟男二交往過也很不正常。依照描述,女主角沒有把記憶刪除,所以即便演技再好,應該多少都要有一點『每當提到男二、女主就有一點不正常』的描述。但沒有,東野圭吾把女主角的演技塑造得非常好,好到你根本不會懷疑女主角內心有鬼。

主角的老師也是個奇妙的角色。兩個學生都在實驗後出事、變成植物人,他還可以老神在在地繼續做自己的研究,也不著急要照著男二的指示,讓男主角繼續研究。

整個故事內容設定相當不合理。

好吧,這本書就當作是東野老師的短篇、試水溫的作品,我們不要太挑剃了。可以看到一本一兩個小時可閱讀玩、主題也有趣的小品,也是很不錯!

Read more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三)情感勒索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三)情感勒索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情感勒索。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一種操縱和控制他人的心理手段,通常發生在親密關係中。情感勒索的施加者利用受害者的恐懼、義務和罪惡感來操縱他們的行為,迫使他們屈服於自己的需求。 情感勒索通常表現為以下行為: * 威脅:施加者可能威脅要傷害自己、受害者或他們之間的關係,以迫使受害者屈服。 * 責任轉嫁:施加者可能將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強加給受害者,讓他們感到負擔和壓力。 * 貶低和羞辱:施加者可能貶低或羞辱受害者,讓他們感到自卑和無能為力。 * 訴諸救贖:施加者可能利用受害者的善良和同情心,讓他們為自己的需求和問題負責。 你正在被情感勒索的徵兆: * 頻繁的恐懼、義務和罪惡感:受害者可能經常感到害怕、有責任感或罪惡感,因為他們無法滿足施加者的需求。 * 感覺被操縱:受害者可能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受到施加者的操縱,但無法抵抗。 * 自我懷疑:受害者可能懷疑自己的判斷和能力,並將施加者的需求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 如何應對情感勒索: * 增強自尊和自信:建立自尊和自信有助於抵禪操縱和操控,並讓你更容易維護自己的界限。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二)PUA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二)PUA

PUA是一種心理操縱手段,通常用於吸引異性並建立關係。PUA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最初是作為一種自助方法來幫助男性提高他們在戀愛市場上的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方法演變成了一種更具操縱性的技巧。 PUA通常使用以下技巧來操縱目標對象: * 輕度侮辱(Negging):通過微妙的侮辱或打擊他人的自尊心,使對方產生不安全感,從而讓他們更願意接受操縱者的關注。 * 示弱(False Disqualifying):表現出一種不擅長某些事物的姿態,以引起目標對象的同情和支持。 * 快速升級: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迅速建立親密關係,使對方感到與操縱者之間的關係正在快速發展。 應對戀愛技巧: * 識別PUA技巧:了解PUA技巧,以便在遇到時能夠識別並避免受到操縱。 * 保持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有助於抵禦操縱,並讓你更容易維護自己的界限。 * 設立界限:明確設定自己的界限,並堅定地告訴施加者你不容許這種行為。 你遇到PUA大師了嗎? 假設今天A想要追B,以下是一些常見的PUA技巧: 1. 增強吸引力:A可能會努力改善自己的外表、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ㄧ)煤氣燈

打破情感操縱的模式(ㄧ)煤氣燈

你知道自己可能正在被身邊親近的人操縱嗎?了解煤氣燈、PUA還有情緒勒索。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心理操縱手段,例如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戀愛技巧(Pick-up Artist,縮寫為PUA)和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在本文中,我們將簡要介紹這三種心理操縱手段,以幫助你更好地認識和應對這些情況。 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是一種心理操縱手段,通過使受害者懷疑自己的感知、記憶和現實感來獲得控制權。煤氣燈效應這一術語起源於1944年的電影《煤氣燈》(Gaslight),該電影講述了一名男子試圖使他的妻子懷疑自己的心智健康,以控制她的財產。 煤氣燈效應的施加者的目標:煤氣燈效應的主要目的是讓受害者對自己的感受、記憶和判斷產生懷疑,從而使操作者獲得更多的控制力。 煤氣燈效應通常表現為否定受害者的經歷、故意製造混亂、否認承諾或事實、轉移責任、故意隱瞞或歪曲信息等手法。 受到煤氣燈效應操縱的人可能會感到焦慮、疑惑、自我懷疑,甚至可能對自己的精神健康產生擔憂。長期受到煤氣燈效應操縱的人可能出現自尊心降低、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煤氣

【閱讀筆記】The Alice Network

Goodreads: ⭐️⭐️⭐️⭐️ 4星 Nico: ⭐️⭐️⭐️⭐️⭐️ 5星 作者:Kate Quinn ISBN:978-0062654199 亞馬遜電子書:連結 跨越在一次世界大戰跟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兩個女人都失去了自己重要的朋友,串連他們的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男人。Kate Quinn從一個很小的歷史事件,利用想像力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上,創造出了活生生的人物,編織出一個探討自我跟解放女性的故事。這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而且最讓人看完了還想再看一次的小說。 我不確定此書有沒有中文版,但強力推薦出版社洽談翻譯版權! 我覺得台灣人可能對二次世界大戰的感覺很遙遠、一戰更是不存在我們討論的內容中。但不可以忘記的是,戰爭真實的仍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中上演;諜報系統跟諜報人員的犧牲,也還在持續上演。我們這樣一個小國,很多人都為了『利益』跟『生存』,往敵人的方向站⋯⋯但當人不愛自己的國家,而是幫著敵人迫害本國人時,這個人就是『profiteer』——靠戰爭賺錢的奸商。 =========暴雷分隔線======== 這個故事環繞著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產生的第一個女性